「專精特新」是近幾年產業地產乃至整個經濟領域的熱門詞匯。
自2018年工信部開展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以來,經過4年時間的培育,國內涌現出一批「補短板」、「填空白」企業。2022年,「專精特新」首次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政策熱詞、產業熱詞、招商熱詞。
本文收集整理了關于「專精特新」的25個常見知識點,希望幫助大家進一步理解「專精特新」,并將其更好的應用到工作中。
01、專精特新的由來 2011年7月25日,時任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中國產業發展和產業政策報告(2011)》新聞發布會上首次提出「‘十二五’時期將大力推動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同年9月,工信部發布《「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明確提出要「堅持專精特新」。 02、專精特新的含義 03、專精特新企業有什么特點? 專精特新企業普遍規模不大,但都擁有各自的「獨門絕技」,在細分領域建立了競爭優勢,具備一定話語權。 04、專精特新重點發展哪些領域? 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裝備、新材料、航空航天裝備和電力裝備十大領域。 05、專精特新企業如何分類? 2022年6月1日,工信部最新發布《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將優質中小企業的發掘和培育分為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三個梯度。 06、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定義 創新型中小企業指具有較高專業化水平、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是優質中小企業的基礎力量,培育目標是100萬家左右。 07、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什么區別?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指實現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發展,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是優質中小企業的中堅力量,培育目標是10萬家左右。專精特新「小巨人」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是優質中小企業的核心力量,培育目標是1萬家左右。 08、哪些企業有參評資格?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工商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企業均可以申報,不區分所有制。但企業不能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提供的產品(服務)不屬于國家禁止、限制或淘汰類,近三年未發生過重大安全(含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質量、環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稅等違法違規行為。 09、創新型中小企業如何認定? 創新性型中小企業認定包括「直通車」和「評價指標」兩種方式。 (一)直通車 以下四條滿足其一即可通過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 (1)三年內獲得國家級或省級科技獎勵。 (2)獲得仍在有效期之內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等榮譽)。 (3)擁有經認定的省部級以上研發機構。 (4)三年內獲得機構投資者新增股權融資實繳500萬元以上。 (對于多數企業來說,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是相對容易實現的條件。) (二)評價指標 若企業不滿足上述任何一條,還可通過指標評價進行申報。考核維度包括創新能力、成長性、專業化三類六個指標,滿分為 100 分,評價得分達到 60 分以上(其中創新能力指標得分不低于 20 分、成長性指標及專業化指標得分均不低于 15 分)即可通過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 10、創新型中小企業申報流程 由企業按屬地原則自愿登錄培育平臺參與自評,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根據評價標準,組織對企業自評信息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審核、實地抽查和公示。公示無異議的,由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公告為創新型中小企業。 11、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如何認定?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需同時滿足以下四項條件: (1)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 2 年以上。 (2)上年度研發費用總額不低于 100 萬元,且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不低于 3%。 (3)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 1000 萬元以上,或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 1000 萬元以下,但近 2 年內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達到 2000 萬元以上。 (4)評分達到 60 分以上或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① 近三年獲得過省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或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五。 ② 近兩年研發費用總額均值在1000萬元以上。 ③ 近兩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6000萬元以上。 ④ 近三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0強企業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