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38l8y"></rt>
  • <progress id="38l8y"><acronym id="38l8y"></acronym></progress>

    為什么現在火了?高質量發展新詞解讀:專精特新

    欄目:科技政策 發布時間:2021-12-08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重點強調要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要善用數字賦能,強化升級改造。在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數字化轉型極為迫切。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要把握數字技術發展趨勢,通過數字賦能推動傳統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成長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由于數字化轉型投資周期長、成本高,中小企業在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相對匱乏,試錯成本和轉型風險較高,導致數字化改造升級內生動力不足,常面臨“一轉就死、不轉等死”的難題。因而,政府和行業組織應加強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幫扶工作,充分利用政府公共數據消除中小企業“數字鴻溝”,帶動中小企業提質增效,推動傳統中小企業轉化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進而成長為“小巨人”企業。

    61b013ae8c015.jpg

    61b013d839d38.jpg


    專精特新指的是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四化”特征的企業,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則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們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

    “專精特新”并不是新概念。早在2011年,工信部《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便提出,要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然而,直至今年1月起,中共中央、銀保監會、工信部密集出臺了多部文件,點名要加強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從概念提出到吸引各部門重點關注,歷經十年,專精特新為何現在火了?

    61b01454a1736.jpg

    專精特新,大國命脈?

    1986年,時任歐洲市場營銷研究院院長的赫爾曼·西蒙在外出訪問時遇到哈佛商學院教授西多爾·利維特,后者問了他一個問題:“有沒有考慮過為什么德國的經濟總量不過美國的四分之一,但是出口額雄踞世界第一?”赫爾曼·西蒙回去仔細思考了這一問題。他發現,貢獻了德國80%出口的并非西門子、奔馳這些大廠,而是370萬家“中小企業”。伍爾特是一家螺絲貿易公司,1954年,19歲的哈德伍爾特從過世的父親手里接班時,它還僅是個擁有2名員工的“小作坊”。適逢德國處于二戰后經濟騰飛的時期,哈德伍爾特帶著員工們白天跑市場,回來加班加點生產訂單,一點點把廠房做大。到1975年時,伍爾特已經從當初的8萬歐元的年銷售額增長到了3290萬歐元。而其增長的秘訣來源于某種程度上的“偏執”——堅持所有螺絲部件自研,堅持與質量匹配的價位,從不參與價格戰。隨著經濟全球化,伍爾特擴張的步伐邁向海外。至2021年,伍爾特在全球80多個國家擁有400多家分公司,年總營收超過140億歐元。公司的“偏執”基因仍然存在——它堅守緊固件業務,相關產品達到12.5萬種,成為全球生產螺絲種類最全的公司。而哈德伍爾特自19歲上任以來,在一線奮戰了整整半個世紀。

    專注細分領域、高市占率、高利潤率,是這類企業的共同點。由于“悶聲賺大錢”的氣質,赫爾曼·西蒙它們起了一個很形象的名字——隱形冠軍。

    在德國,隱形冠軍們“平均年齡”66歲,38%有超過100年歷史,平均占有市場領導地位22年,平均每年營收增長率8.8%。

    2008年,當歐洲經濟受危機影響岌岌可危,德國不但率先恢復穩定,且各項重要經濟指標都創造了歷史最佳水平??偫砟藸枱o不驕傲地對中國代表團說,為什么德國企業能夠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中保持健康?就是我們有一些中小企業。

    到了日本,“隱形冠軍”另一個更流行的注腳,是“工匠精神”。

    “永不松動的螺母”是日本的一大工業傳奇,產自哈德洛克工業株式會社。該螺母的傳奇之處在于全球“僅此一家,別無分店”,即使社長將自己的螺母結構原理放在自己的官網上,也沒有人能夠模仿成功。

    社長曾公開表示,他們不會回轉的U型螺母,是員工常年積累攢下的“獨門秘訣”,螺母不同的尺寸和材質有不同的偏芯量,如果不是45名員工們一點點試錯、配比、磨煉手藝,就不會錘煉出現在的產品。

    61b01480776a4.jpg

    日本的隱形冠軍們有多強?

    2011年,日本關東發生9級大地震,引發核電站事故。蘋果風靡的iPad2,因為至少有5種電子零部件由日本關東地區生產,不得不被動減產。全球半數汽車工廠生產陷入停滯,因為一家電子控制單元企業在震中受損,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廣汽豐田甚至放了10至15天假。

    在中國,中小企業素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質——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專精特新企業即是由中小企業成長而來,其中,既有許多已經稱得上“隱形冠軍”的企業,亦有更多最有希望成為“隱形冠軍”的“種子選手”。

    培育“專精特新”,成長為“隱形冠軍”,對于正處于經濟轉型期的中國來講,更具有特別的意義。

    為什么是現在?

    2009年,適逢通用與上汽合資建廠的合作蜜月期,通用總裁無不得意地公開表示:“中國人得到了GDP,我們得到了利潤?!?/span>

    數據顯示,當時的國產汽車有約10%左右的零部件難以國產化,而這部分零部件卻占汽車總成本的10%-15%,占銷售總收入的20%-30%。它們通過外資形式獲取技術授權,產量越大,利潤越大。一個佐證是,通用公司2004年年報顯示,通用公司在美國賣一輛車賺145美元,在中國卻賺2400元。2008年,通用汽車全年虧損,在中國市場卻一直處于盈利狀態。

    瞭望智庫曾記錄下中外合資的真相:外方不了解中國市場,是“瞎子”,中方缺少技術,是“跛子”,雙方名義上各占50%的股份,但瞎子決定跛子。外方提供給中方淘汰技術,甚至是虛擬技術傳遞方案。中方只能引進產品,不能獨立創新。

    這是早期中國“以市場換技術”,在低端制造環節謀取發展路徑的縮影。而走到今天,這條路愈來愈不通暢了。

    首先是國外赤裸裸的針對與制裁。

    2020年8月,在一輛穿過海峽的貨機上,裝載著麒麟900芯片,只有1000萬顆,卻是臺積電對華為最后的合作。在這之前不久,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的38個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全面對華為封鎖技術。因為一顆小小的芯片,華為被卡了脖子。在美國“小院高墻”戰略下,美國借助“實體清單”劃定打擊范圍(小院),再限制特定產品進出口,嚴格劃清邊界(高墻),意圖全面圍獵中國高科技產業。

    自研核心零部件與關鍵材料,成了破局的關鍵所在。

    圍繞基礎科學的投入已經展開。在半導體、量子計算、航空航天等領域,重大專項、重大項目、重大工程近幾年催生了諸多創新,取得了技術突破。從國家投入看,中央財政科技投入增長70%,基礎研究投入翻了一倍。2019年基礎研究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中的比重首次超過6%,2020年預計達到6.16%。

    從科技創新到產業落地,則要依靠大量“專精特新”民營企業。

    如同EDA、光刻機卡住了芯片產業的咽喉,伺服系統、精密減速器卡住了機器人產業的咽喉,許多產業鏈上的“斷點”、“堵點”,成了受制于人的命門。而這些命門因為足夠專、精,市場規模不大,技術卻十分關鍵。

    專精特新,大多瞄準了這樣的“縫隙市場”。

    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中制智庫顧問委員會委員屈賢明曾分享自己走訪了許多三四線城市的體會,他發現,這些不太有名的城市竟有不少世界第一的產品。民營企業發展成大市場、大空間里的500強,成功可能性不大。但在一個細分行業,把一個零部件、一種材料、一個軟件、一種工藝錘煉到世界頂尖水平,是有可能的。

    根據工信部相關文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導產品應優先聚焦制造業短板弱項,屬于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產品。它們附加值高,往往是產業鏈最具話語權的環節。

    61b014b6a95e7.jpg

    在產業升級的趨勢之下,發展專精特新,不僅可以提升國內薄弱的產業環節,擴大內需,更能使我國占據全球產業鏈最有利環節,提升中國制造附加價值。

    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還在持續加強?!笆奈逡巹潯碧岢龊?,各地政府均把培養專精特新作為戰略目標,推出專項扶持計劃、提供補貼,更推動當地銀行提供金融支持,聯合高校與研究所資源,加速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資本、技術、人才、生態,這些企業發展最核心的資源,固然需要企業一步一腳印逐漸積累,但另一方面,如果僅靠市場力量配置,資源將很難向規模不大、研究領域專一的中小企業傾斜。唯有舉政府之力調度,方能為專精特新們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放眼當下,中國已經走過鋼筋水泥的發展拐點,正步入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能否等待更多中小企業成長,耐心陪伴一批專精特新企業長跑,將決定中國制造能否走向高端的命運。

    61b015a67e33a.jpg


    【延伸閱讀】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注于產業鏈上某個環節,聚焦核心主業,創新能力、創新活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強,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等特點,已成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載體,成為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堅實保障。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揮好其補鏈固鏈強鏈作用,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我國企業側重于企業規模和增長速度,雖在特定階段為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但也帶來了粗放式發展下經濟發展后勁不足、產品國際競爭力不高、抗風險能力不強等問題?!皩>匦隆敝行∑髽I以創新為魂,聚焦細分市場,更強調專業化程度,通過產業分工、利潤分層獲得行業領域內的相對優勢,具有極高的成長性和競爭力。疫情期間,“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率先復工復產,在產業鏈供應鏈受阻的大環境下實現逆勢增長,表現出強勁的創新實力和發展韌性。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在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長上已超過疫情前水平,分別實現兩年平均增長10.5%和20.4%?!皩>匦隆敝行∑髽I有能力在細分市場上成長為全球頭部企業,有助于彌補我國在關鍵領域的短板,有效解決“卡脖子”難題。

    當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也面臨成長難題,主要表現為持續創新能力有待提升、創新協作能力有待加強、融資難融資貴有待緩解、營商環境有待改善等。這些問題限制了其長期可持續發展潛力。首先,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在基礎研究方面投入仍顯不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布局科技前沿能力有待提升,這也限制了其在全球高精尖領域的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而且,我國尚未形成成熟的產學研用融合的協同創新體系,技術創新協作模式和利益分配機制尚不清晰,科技成果轉化不暢,導致科研機構成果閑置、產業領域產品創新不足。另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面臨眾多中小企業融資共性難題,融資渠道限制了創新活動的高效開展。營商環境也影響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當前市場壟斷勢力壓制了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部分地區仍然存在懶政怠政等問題。

    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要優化體制機制,強化政策支持。首先要破除制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的固有體制,加強科技創新體系頂層設計,形成有助于增強創新活力的競爭機制,實現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對“專精特新”中小

    97人妻免费视频播放_日韩少妇人妻系列无码专区_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_精品Aⅴ一区二区动漫
  • <rt id="38l8y"></rt>
  • <progress id="38l8y"><acronym id="38l8y"></acronym></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