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科技改革攻堅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制定25條具體措施,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山東將推動濟南爭創國家科創金融試驗區,支持青島爭創國家金融科技示范區。建立省級科創企業上市種子庫,推動赴科創板、創業板、精選層上市掛牌,力爭進入上市程序的企業數量每年增長20%。
不再新建省工程實驗室
《若干措施》提出,圍繞產業重大技術需求公開“張榜”。在集成電路、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氫能源等領域每年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支持龍頭骨干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組織關鍵技術攻堅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
布局建設10家左右省實驗室,賦予其人財物自主權,自主設立的科技項目視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自主培養或引進高層次人才給予泰山人才工程配額。不再新建省工程實驗室和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已建設的開展考核評估,通過撤、并、轉等方式進行優化提升。
省級新型研發機構進口科研用儀器設備,參照高校、科研院所減免標準,未享受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減免優惠的,由省級財政按照未享受減免金額的一定比例每年給予不超過500萬元補助。
鼓勵企業出題高校解題
《若干措施》明確,助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為此,山東將大幅度提高科技計劃項目企業牽頭比重,綜合運用直接投入、政策引導、后補助等手段,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鼓勵企業出題,高校、科研院所解題,橫向科研項目單項到位經費超過50萬元的,在人才評價、職稱評聘等方面視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
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設面向產業的實驗室、研究中心、創新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總投資超過5000萬元,其中企業投資超過3000萬元的,直接納入省級科技創新平臺管理。
山東還將完善科技企業孵化器綜合績效獎補政策,對直接投資被孵化企業、孵化高新技術企業等績效顯著的,省級財政給予每家年度最高200萬元的獎勵。支持企業走出去設立離岸創新中心。省屬國有企業當年所發生的研發費用可在經營業績考核中視同企業本年度利潤。
符合條件直接認定泰山產業領軍人才
人才是科技發展的基礎。為吸引人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若干措施》明確,對到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濟南科創城等各類科技園區,以及重點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創新創業的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可由所在市按照其個人貢獻情況給予獎勵。
對世界大學排名前200位高校、自然指數前100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來魯創新創業的,直接給予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支持;創辦的科技企業近3年累計獲得2000萬元以上股權類現金融資的,直接認定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對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氫能源等重點行業聯盟急需、掌握“卡脖子”技術或填補我省學科空白的高層次人才和關鍵團隊,采取“一事一議”方式量身打造扶持政策。對取得重大“卡脖子”技術突破、產生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的人才,可直接給予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支持,直接認定為泰山學者或泰山產業領軍人才。
對作出突出貢獻、符合條件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可按照職稱評審“直通車”政策,直接申報正高級或副高級職稱。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技術發明一等獎、自然科學二等獎以上的第一完成人,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在省內可享受與院士同等醫療待遇。
建立省級科創企業上市種子庫
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方面,上述文件提出,山東將全面下放省屬高校、科研院所研發機構設置權、內部崗位設置權、高層次人才招聘權、職稱評聘權、內部薪酬分配權、科技成果轉化收益處置權。推動具備條件的科研型事業單位向新型研發機構轉型,允許其設立混合所有制運營公司,實行市場化運營。
省屬高校、科研院所可自主決定科技成果轉讓、許可或作價投資,除涉及國家秘密、國家安全及關鍵核心技術外,不需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審批或備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的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對科技成果轉化作出貢獻的,可在轉化凈收入單位留成部分中提取不低于15%的經費用于人員獎勵和機構能力建設。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科技成果轉化貸款等融資項目的不良貸款,省級財政按照本金損失最高給予40%的風險補償。
山東將建立省級科創企業上市種子庫,推動赴科創板、創業板、精選層上市掛牌,力爭進入上市程序的企業數量每年增長20%。推動濟南爭創國家科創金融試驗區,管理基金達500只,規模達到1000億元;支持青島爭創國家金融科技示范區,打造服務工業互聯網的數字金融服務平臺,培育引進創投風投機構,推動青島創投風投中心管理基金達到800只,管理規模達到1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