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外發布??萍疾康任宀块T將從挑大梁、增機會、減考核、保時間、強身心等方面入手,聚焦青年科研人員關切的突出問題,推動一系列硬招、實招落地起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政策紅包”頻頻落地。從減少“填表”“貼票”,到將“保障科學技術人員科研時間”寫入科學技術進步法,再到賦予科學家更大的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為科研人員減負的“工具箱”日益豐富。
針對科研人員的減負專項行動自2018年起,已開展了三輪:從“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到“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激發創新活力”再到“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足可見黨和國家對激發青年科技人才創新潛力與活力的高度重視。
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2021年召開的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強調,要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
減負松綁、輕裝上陣。給予青年人才更多信任、幫助和支持,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就能潺潺無止、奔流不息,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的“第一步”到“每一步”就能邁得穩健有底氣。
青年科技人才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主力軍。當前,我國高層次人才隊伍年輕化的趨勢明顯。有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39歲以下的科技人力資源占比達78.39%。
尊重青年科技人才成長規律和科學研究的時間規律,加大支持力度,減輕項目申報負擔,增加非競爭性科研經費支持,有助于其坐熱基礎研究的“冷板凳”,探索科學“無人區”,為科技自立自強更好貢獻青春力量。
激發青年科技人才創新活力,要增機會,讓想干事、能干事者挑大梁。
一方面,持續涵養青年科研人員“揭榜掛帥”的環境。有數據顯示,“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90%以上的重點專項設立青年科學家項目,2021年有300余個青年科學家團隊獲得支持。讓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當主角的力度將持續增強。通知要求,國家重點研發計劃40歲以下青年人才擔任項目(課題)負責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20%;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新立項項目明確項目負責人中45歲以下青年科研人員比例不低于50%。
另一方面,“扶上馬送一程”,多措并舉鋪路、搭橋。比如,通知中提到的加大資助力度、推動設立職業早期青年人才培養專項、明確對新加入科研崗位的博士畢業生和博士后提供五年以上的非競爭性科研經費支持等舉措,均指向改革和創新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方式,以知識價值為導向進行經費分配,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
激發青年科技人才創新活力,要減考核,保障青年科研人員的主要精力用于科研。
一方面,進一步完善科研評價體系。近年來,多部門向“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問題“開刀”,評價方法僵化等阻礙人才活力釋放的障礙得以清除。進一步打破“四唯”傾向的同時,還應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
另一方面,把保障科研時間落到實處。保護時間就是保護創新力。讓青年科研人員從非學術性、不必要的“不合理負擔”中解脫出來,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創新和研發活動,是為開展高水平科技創新活動夯實基礎的必要之舉。通知要求“確保青年專職科研人員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時間不少于4/5”,創造讓他們心無旁騖潛心鉆研的良好科研氛圍。
國以才興。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讓青年科技人才安身、安心、安業,釋放潛能、迸發活力,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激蕩青春,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