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十大創新”“十強產業” “十大擴需求”行動計劃(2024—2025年)的通知

      欄目:行業動態 發布時間:2024-05-13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十大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5年)》《“十強產業”行動計劃(2024—2025年)》《“十大擴需求”行動計劃(2024—2025年)》已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24年4月22日


      “十大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5年)

      人才引育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5年)

      一、總體目標

      聚焦服務高質量發展和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力爭用2年時間,新增國家級、省級領軍人才2300人左右,吸引集聚青年人才140萬人以上;到2025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0件,加快實現人才發展由規模增長向效能提升、生態優化轉變。

      二、主要任務

      (一)加快構建“2+N”人才集聚雁陣格局。高標準創建濟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臺,有序推進人才集聚節點布局建設。圍繞海洋、先進制造、現代農業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項人才集聚能力提升行動,實施一批人才引領特征明顯的重點項目。深化平臺節點協同聯動,建立多層級、多領域合作機制,推動人才共育共引共用。深入開展人才引領縣域高質量發展試點,探索人才集聚、產才融合的路徑模式。(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配合單位:省委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國資委,各市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

      (二)深化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實施11條標志性產業鏈融合賦能行動,定期梳理緊缺人才目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標志性領軍人才引進“三張清單”,每條產業鏈每年協同攻關3—5項重大核心技術需求。探索實施“四鏈”融合千企提升行動,省市聯動支持重點企業精準引育人才。出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實施意見,實施金潤工程助力“四鏈”融合行動,健全“山東科技大市場”體系,加快科技成果對接轉化。建立“四鏈”融合監測評估機制,定期發布情況報告,常態化推出典型案例,加快形成一批人才引領產業發展的標志性成果。(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委金融辦、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國資委、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省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各市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

      (三)大力集聚培養戰略人才力量。聚焦加速布局海洋、先進制造、現代農業三大重點領域以及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加快引育集聚戰略人才。實施頂尖人才集聚三年行動,完善引進頂尖人才“一事一議”、領軍人才“筑峰計劃”實施機制,推進國際頂尖科學家工作室建設,在重點領域集聚若干頂尖人才。深化實施泰山人才工程,擴大泰山學者團隊專項,鼓勵跨單位跨領域組建大團隊、實施大項目,開展“卡脖子”技術攻關。實施青年人才集聚齊魯行動計劃,建立優秀青年科學家培育庫,開展青年科技人才托舉行動,出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博士后工作的若干措施,完善普惠性與個性化相結合的青年人才支持體系,力爭到2025年全省在站博士后突破1萬人。實施卓越工程師培育專項行動,推進省級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試點,爭取承接工業和信息化部卓越工程師評價體系國家試點,爭創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組織“工程師+技師”團隊開展企業工程技術攻關。(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國資委、省科協,各市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

      (四)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深入實施海外英才集聚行動計劃,優化提升“外專雙百計劃”,大力實施“海外工程師”支持計劃。依托人才創新發展大會、“創業齊魯·共贏未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中國·山東海內外高端人才交流項目洽談會等,宣傳山東人才發展環境。(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省委外辦、省委臺辦、省委港澳辦、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商務廳、團省委、省科協,各市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

      (五)培育壯大新型人才力量。實施技術經理人擴量提質行動,擴大全省高級技術經理人庫,每年新增50人以上。建立專業化多層次的技術轉移人才培養體系,全省技術經理人隊伍規模達到8000人以上。制定支持技術經理人發揮作用的若干措施。動態修訂技術經紀專業職稱評價標準條件,推動高校、科研單位、醫療衛生機構拓寬技術轉移轉化人員職業發展空間。(牽頭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

      (六)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能力。發揮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和省級培養基地作用,培養一批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加強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建設,新設一批適應“四新”經濟發展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全省理工農醫類學科專業占比達到60%以上。聚焦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布局建設10個以上省級未來技術學院、100個左右省級現代產業學院和一批專業特色學院,積極爭創國家級示范性特色學院。(牽頭單位:省教育廳)

      (七)推進人才制度改革和政策創新。持續深化高校“五權下放”,推動進一步向二級學院、學術團隊放權。深化拓展省屬高校預聘長聘制改革,優化考核評價、聘用管理等配套政策供給。持續深化科技成果評價、科技獎勵和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完善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突出代表性成果評價,強化橫向課題、成果轉化等評價指標權重。開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綜合改革和政策創新試點。積極爭取納入國家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地方試點范圍,支持試點單位自主確定高層次人才薪酬激勵范圍,對自主確定的高層次人才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分配方式。探索運用病案大數據評價臨床醫師技術能力辦法。建立國有企業首席科學家制度。(牽頭單位: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國資委;配合單位:省委編辦)

      (八)加快布局建設一流人才平臺。探索建立與引進頂尖人才領軍人才相匹配的高能級載體平臺“一事一議”“特事特辦”機制。推動現代農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等3個高等教育共同體加強內部資源整合共享,積極引進外部優質科教資源。探索建設海洋領域高等教育共同體。實施重大科技創新平臺人才效能提升行動,優選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精準配置政策資源,支持更大力度集聚人才、攻關技術、轉移成果,完善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實施人才引領型企業培育計劃,建立專家顧問團隊,探索編制山東省人才引領型企業建設白皮書,總結推廣人才強企典型案例,加強日常跟蹤關注和監測評估。(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國資委)

      (九)全面優化人才發展生態。認真落實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制度,舉辦國情省情研修、專家療養休假活動,加強人才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出臺加強新時代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提升全省人才服務體系。高規格舉辦山東人才創新發展大會,依托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儒商大會、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等重大活動打造一批標志性、融合性人才活動,省市聯動舉辦一批人才節、創新創業周等特色活動,提升“以會引才”實效。支持有條件的市打造優質人才“微生態”,深度融合產業、金融、服務等各方面政策,吸引高端國際化優秀人才棲居創新創業。積極推進人才友好型城市、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品質活力城市建設,加快建設一批國際人才社區,加大圖書館、科技館、文化館、劇院、音樂廳等設施供給,營造宜居宜業的濃厚文化氛圍。(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配合單位: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團省委、省科協,各市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

      三、推進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推進人才引育創新工作,組織重點用人單位制定人才引進計劃,強化工作推進落實。建立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人才引育創新行動常態化會商制度,加強工作協同。(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配合單位:省有關部門、單位)

      (二)加強工作力量。建立健全工作機構和工作力量備案制度,配齊建強人才工作力量。分層次、分領域舉辦人才工作者培訓班,提升隊伍整體素質。支持省高層次人才發展促進會、省人才之家建設,積極培育發展人才工作市場化、社會化力量。發揮省人才工作站、創新創業基地、各類園區等載體渠道作用,形成引育人才的工作合力。(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配合單位:省有關部門、單位)

      (三)加強人才宣傳。及時總結人才引育創新中的經驗做法,在省主要媒體、《黨員干部之友》雜志等定期推出專題報道。征集發布優秀宣傳作品,組織中央媒體山東行活動,推動各市開展城市引才名片宣傳塑造行動,不斷擴大“人才山東”影響力。(牽頭單位:省委組織部;配合單位:省有關部門、單位)

      97人妻免费视频播放_日韩少妇人妻系列无码专区_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_精品Aⅴ一区二区动漫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爽aⅤ 亚洲图片在线视频 | 亚洲AV第一成肉网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精品 | 五月天福利午夜 |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