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單位:
為全面推動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普及提升,根據《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我們會同國家智庫等有關單位,共同研究制定了我省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評估指標體系(2024年版)(以下簡稱“評估指標體系”),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標體系說明
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評估指標體系,從多維度進行綜合考量,具體包括技術、業務、管理和效益4個視角,由17個二級指標組成。
圖1 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評估指標體系
(一)技術是基礎
評估指標體系設置“一硬、一軟、一數據、一平臺、一安全”技術體系,引導企業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為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二)業務是核心
評估指標體系設置“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維度,引導企業緊抓行業轉型“牛鼻子”,加快打造融合發展新模式,促進業務提質降本增效。
(三)管理是保障
評估指標體系設置戰略、組織、流程、人才、文化等維度,引導企業推動組織模式變革和管理思維創新,有效提升企業管理、資源配置和決策規劃能力。
(四)效益是目的
評估指標體系設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維度,引導企業求真務實、創新實踐,推動數字化轉型產生實效,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二、轉型階段說明
根據企業評估診斷得分,將企業數字化轉型分為“L0尚未轉型、L1單點突破、L2局部優化、L3集成應用、L4平臺支撐、L5生態協同”六大階段。其中L0階段代表企業尚未實施數字化轉型,L1-L5階段代表企業已實施數字化轉型,L3-L5階段代表企業進入深度轉型階段。
圖2 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階段劃分
L0尚未轉型(0-30分):沒有系統運用數字化技術和工具的能力。例如,企業僅有Excel、Word等信息技術簡單應用,不具備MES、ERP等專業信息化系統,生產設備也沒有進行聯網,無法進行數據采集和設備控制。
L1單點突破(30-45分):在單個環節嘗試運用數字化技術或工具,并提升單個環節工作效率。例如,企業部署了簡單ERP、MES等系統,能夠對物料、財務、人員等進行統計管理,生產設備能夠聯網并上傳數據信息,能夠進行計算機控制。
L2局部優化(45-60分):在局部場景開展數字化轉型實踐,推動業務場景改造升級。例如,企業已經具有ERP、MES、PLM等成熟應用的數字化系統,在設備運維、生產排產、能耗管控等局部環節,能夠依托數據分析進行優化處理。
L3集成應用(60-75分):著力推動業務系統集成,打通數據壁壘,促進數據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優化。例如,企業將現有信息化系統進行集成,支持數據跨系統調用,建立數據集中管理機制。
L4平臺支撐(75-90分):熟練運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模型等新工具、新技術,以數據流帶動企業業務創新優化。例如,企業將信息化系統統一部署到數字平臺,通過數據模型分析支撐各業務環節優化升級。
L5生態協同(90-100分):將自身數字化能力、技術和經驗向生態伙伴或者產業鏈延伸,帶動其他企業共同提升數字化水平。例如,企業打造產業級平臺,支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基于平臺進行業務優化。
表1 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評估規范
三、其他要求
(一)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愿自主填報,按照測評表填寫完整信息即可獲得評測結果。
(二)根據評估指標體系后期上線的評測系統供廣大工業企業免費使用。鼓勵相關單位采用評估指標體系開展調查研究或運用評測結果。
(三)我們將會同參編單位持續迭代完善評估指標體系,為企業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數字化水平評估工具。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4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