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經常能聽到“專精特新”和“高新技術”這兩個熱詞。但部分企業對于“專精特新”與“高新技術”之間的關聯與區別是較為模糊的。
其實“專精特新”和“高新技術”都是高技術、高核心競爭力的標志,是公司發展的戰略方向。
接下來,我們將從定義、認定價值、認定條件三個維度出發,為大家深度剖析這兩者的區別。
01
定義
“專精特新”是指中小企業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特征。
“專”
“專”指專業化與專項技術,企業專注并深耕于產業鏈中某個環節或某個產品;
“精”
“精”指精細化,企業精細化生產、精細化管理和精細化服務;
“特”
“特”指產品或服務的獨特性與特色化,產品或服務具有行業或區域的獨特性、獨有性、獨家生產的特點;
“新”
“新”指自主創新與模式創新。
專精特新企業普遍規模不大,但都擁有各自的【獨門絕技】,在細分領域建立了競爭優勢,具備一定話語權。
專精特新企業一般精耕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裝備、新材料、航空航天裝備和電力裝備十大領域。
高新技術企業
在我國,高新技術企業一般是指在國家頒布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范圍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的居民企業(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
符合國家重點支持高新技術八大領域:
電子信息
生物與新醫藥
航空航天
新材料
高技術服務
新能源與節能
資源與環境
先進制造與自動化
“高新技術”企業更注重技術的創新性和應用性,往往在各個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普及。
“專精特新”技術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專業性為特點,往往針對特定的領域,對特定的技術進行深度的研發和運用,對技術水平和專業技能的要求都比較高。
02
認定價值
專精特新企業
1.榮譽資質頒發“專精特新”、“某巨人”企業證書,可以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
2.政策幫助重點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給予“一企一策”的幫助,如財政專項資金、稅收優惠、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創新支持、市場開拓扶持、融資增信等。
3.政策扶持在融資服務、技術服務、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專題培訓等方面重點扶持。
4.企業人才有專門的校園、社會招聘渠道,及人才培訓優惠。
5.企業推廣提高企業資質榮譽、提高企業品牌和產品推廣等。
6.企業發展后期對企業在企業金融服務上有傾斜,提升本企業在金融市場融資吸引力,以及在企業技改項目,培育項目資助申請上有政策傾斜。
高新技術企業
1.稅收減免優惠
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執行15%(認定前25%)的所得稅優惠稅率,稅率降低10個點。
2.財政補助
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后,可以享受到省、市、區、各級地方性財政補助,各省市補貼的資金總額有30萬-300萬元不等。
3.樹立企業品牌形象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過程,會促進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研發管理水平,從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提供有力的背書效應,無論是廣告宣傳還是參加競標,都是重要加分項。
4.提高企業綜合管理水平
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在研究開發管理,知識產權獲取,成果轉化運用,財務研發費用歸集等多方面進行了有效的規范,提高企業整體管理能力。
5.融資成本更低
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具有高成長性的企業,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市場開拓能力,未來發展可期,倍受銀行、資本的青睞;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貸款利息也有補貼政策,融資成本很低。另外,擁有高新技術企業稱號也是企業新三板掛牌和上市的必備條件
03
認定條件
專精特新企業
1.時間
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2年以上。
2.研發費用
上年度研發費用總額不低于100萬元,且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不低于3%。
3.營業收入
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以上,或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以下,但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達到2000萬元以上。
4.指標評分>60分
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能力四類十三個指標,評價結果依分值計算,滿分為100分,評價得分達到60分以上,或者滿足下列條件之一,都是可以進行申請的:
①近三年獲得過省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或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五。
②近兩年研發費用總額均值在1000萬元以上。
③近兩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6000萬元以上。
④近三年進入“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0強企業組名單。
高新技術企業
1.時間
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2.自主知識產權所有權
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且達到下列其中一項數量要求:
①發明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新藥、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1件以上;
②實用新型專利8件以上;
③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專利(主要是指:運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方法,經過研究與開發過程得到的外觀設計)或者軟件著作權10件以上;
3.屬于國家支持領域
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科技人員占比
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5.研究開發費用占比
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6.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比
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70分
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主要從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成長性等四項指標進行評價,滿分為100分,綜合得分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為符合認定要求。
8.企業未發生重大事故
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來源:科技情報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