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黨中央、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優化調整方案》,經報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現將工業和信息化部職責、機構、編制調整,2024年由工信部管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
那么,2023年起隨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由科技部門劃歸工信部門管理,會對2024年及以后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帶來哪些變化?通過對政策的研究和解讀,分析如下:
1.制造業做高企有比較優勢
通過這次先進制造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的實施,讓大家真切感受到工信部門作為制造業的主管部門,對制造強國、制造強省的支持力度可能會進一步加強。
2.技術改造有可能會被認定為研發
以前撰寫高企資料時,我們盡量避開技術改造項目,以免研發項目不被認可。而技術改造項目在工信部門是比較重要的項目,被認定為研發項目比較正常。
3.企業可能會有分值的傾斜
規模大的企業可能會有分值的傾斜。工信部門扶持企業比較關注大中型企業,營收和納稅較大的企業在高新申報時候更受親睞。
4.企業有一些分值體現
對企業的經濟貢獻和社會貢獻可能會有一些分值體現。而不僅僅體現在成長性(凈資產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
5.傾向于發明專利
知識產權可能會更傾向于發明專利,特別是高價值的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的分值可能會降低。這也是專利審查嚴格后知識產權的一大發展趨勢。
6.可能會取消研發費用和高新收入專項審計報告
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那邊有披露加計扣除研發費用和高企研發費用的金額,從降低企業成本的角度,以及這次增值稅加計抵減申報的簡單程度,可以看出,這項審計報告有可能會取消。
7.高新技術領域有可能會進行修改
可能會更明確重點支持哪些領域并進行細化,對產品和行業可能會有一個更明確的指引。
8.深圳市各區高新補貼可能會取消或者下降
工信部門有專精特新的認定和補助,高新認定劃歸工信部門,補貼也將劃歸工信部門,兩者出現重疊,工信部門可能會取消高新認定的獎勵,提高專精特新的補貼力度,高新認定未來將作為專精特新認定的基礎條件,不再享受政府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