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發展改革委,省有關部門、單位:
為貫徹落實全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部署,加快推進服務業數字化,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有關部門、單位研究制定了《山東省服務業數字化提速行動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3年10月31日
山東省服務業數字化提速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部署,推動服務業數字化提速,全面提升服務業數字賦能效能,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行動任務
大力發展軟件信息技術,提升科技服務業綜合競爭力,推動“互聯網+”在教育、醫療健康、就業、養老、文旅等服務業領域普遍應用。到2025年,服務業數字化產業鏈和數字化生態初具規模,服務業重點領域數字賦能效能大幅提升,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的比重達到53%以上;打造平臺經濟重點企業50家以上、產業集聚區10個以上,塑造我省平臺經濟新優勢。
二、重點領域
(一)加快提升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
1.強化高端軟件供給。一是重點突破基礎軟件。突破服務器操作系統、軟件建模工具、低代碼開發平臺等領域關鍵技術,加強國產軟硬件耦合適配。二是聚力做強工業軟件。加快攻關研發設計類、生產控制類、經營管理類工業軟件。推動嵌入式、分布式計算、人工智能與工業技術融合。三是加速培育新興軟件。加強云原生、大模型、Web3.0、量子信息等技術研發和創新應用,在能源管理、交通出行、醫養健康等領域開發一批平臺軟件和解決方案。
2.加快創新體系建設。一是強化項目培優育新。實施一批省級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推薦納入省現代服務業重點項目庫。二是深入推進信創工程。加強省級信創適配中心建設,征集推廣一批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解決方案。三是積極融入開源生態。積極參與國家自主開源社區、開源代碼托管平臺、開源基金會等基礎設施建設,深度融入國家開源生態體系。
3.推廣服務應用賦能。一是積極推進信息服務。面向網絡銷售、生活服務、社交娛樂、信息資訊等方面打造一批提供智能化、數字化、便利化信息消費的服務平臺,創新信息消費場景。二是創新工業軟件應用。探索利用云化軟件、訂閱制等模式,降低推廣普及門檻,培養用戶使用習慣。三是強化行業供需對接,聯合地市開展產業鏈場景發布、供需對接等活動,征集一批應用場景需求清單和服務能力供給清單。
(二)加快提升科技服務業。
1.加強科技服務業數字技術研發。積極開展行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在服務器整機、虛擬現實、空天信息等數字化關鍵領域探索有組織科研,加快推進新技術、新產品典型場景的應用示范,提升科技服務業數字化技術支撐水平,賦能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
2.強化數字化賦能成果轉化。完善科技成果登記和發布機制,推進“山東好成果”常態化發布,探索科技成果在線技術交易新模式,推動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成果評價、供需匹配、技術交易等智能化服務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3.加強創業孵化體系建設。加快構建“眾創-孵化-加速-園區”的全周期科技企業孵化鏈條,探索基于互聯網的新型孵化方式,鼓勵“孵化+投資”方式建設科技孵化器。發揮創新創業大賽、創新挑戰賽等賽事作用,促進創業孵化要素資源充分對接,在全社會營造良好創新創業氛圍。
4.培育科技服務業產業集群。以國家級和省級高新區、農業科技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特色產業基地等為依托,推動數字科技服務業聚集,培育一批數字科技服務業產業集群。
(三)加快提升電子商務業。
1.加快電商資源整合。助力有條件的企業打造集商品網絡銷售和供應鏈管理于一體的規上電商平臺。重點培育高研發、高業績、高成長的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發展一批區域性電商平臺、垂直行業電商平臺。鼓勵平臺與生產企業開展產銷對接,以點帶鏈、以鏈擴面,豐富平臺資源,拓展業務范圍,創新消費場景。
2.推動電商集聚發展。進一步加大對山東電商直播基地、電商供應鏈基地、電商產業帶建設指導力度,加強宣傳推介,持續提升網絡知名度和影響力,示范引領電商產業發展。加強與知名電商平臺合作,依托山東電商直播基地、電商供應鏈基地、電商產業帶,不斷擴大品質魯貨網絡銷售規模,助力恢復和擴大消費。吸引培育電商企業、直播機構、直播主播在山東電商直播基地、電商供應鏈基地、電商產業帶集聚發展。
3.完善電商發展生態。加大對直播電商企業和電商云倉的指導力度,鼓勵企業運用大數據和流量優勢,不斷健全完善電商發展生態。強化抓公共服務、抓物流整合、抓龍頭企業、抓特色產品、抓人才培訓,促農產品上行“五抓一促”措施,持續提升全省農村電商發展水平。指導現有“淘寶村”“淘寶鎮”等電商村鎮進一步整合電商要素,加強產銷銜接,打造知名農特優產品品牌,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
(四)加快提升教育數字化水平。
1.加快教育云網融合。將網絡環境納入學校辦學標準,持續迭代升級網絡服務能力。積極推進教育專網和云網融合建設,加快各類學校與教育機構間、教育網絡與政務云和公有云間的高速互聯,統一網絡地址、城名和用戶管理,推進5G、IPv6、WiFi6等新一代網絡技術的規模部署和應用,強化教育專網邊界網絡內容和安全管理。到2025年,實現各類學校教育專網100%覆蓋,教育網絡、網站和信息系統全面支持IPv6訪問,高速泛在、可管可控、綠色安全的教育網絡環境基本建成。
2.打造新型教育模式。深入推進“三個課堂”常態化應用和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2023年實現“三個課堂”對鄉村教學點的100%覆蓋,完成100個城鄉教育共同體示范項目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持續加大智慧教育示范創建支持,到2025年,打造不少于30個示范區和40個示范高校,加快推進泛在教學、混合教學、翻轉課堂,及校際協同、校企聯動等新型教學模式,開展考試、作業及課堂等教與學全過程數據分析運用,推進精準教學個性化指導,實現智慧教育的規模化與個性化的統一。
3.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將網絡教學環境建設納入學校辦學條件標準,重點支持鄉村小規模學校、鄉鎮寄宿制學校和城市薄弱學校信息基礎設施改造,推進有線、無線、物聯網絡和校園、教室各類終端的融合建設。基于5G等網絡進行高清直播課堂、AR/VR課堂、智能高清視頻監控應用等典型建設,開展遠程互動教學、沉浸式教學、虛擬仿真實驗實訓等教學場景應用,打造智慧課堂和智能校園環境,到2025年,普遍建成智慧校園。
4.健全教育平臺體系。健全教育平合體系建設規范,完善山東省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立足多方參與、知識生產和教育管理,強化統一平臺建設和上級系統應用,依托省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實現各級平臺的用戶認證管理和空間一站式服務,實現各級平臺互聯、數據互通、應用協同,提升平臺對學習支持、監測評價、管理決策支撐能力。到2025年,平臺全面服務教育教學全過程,師生實名制空間應用普及率達到100%,實現“一人一空間,人人用空間”。
(五)加快提升醫療服務數字化水平。
1.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省建設,提高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普及推廣“互聯網+醫療”服務,強化基層衛生信息化能力提升,加強電子病歷健康檔案共享應用。建設“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市,以便捷就醫、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為抓手,全面提升“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水平,優化服務流程,推出一批惠民便民應用場景,形成智慧便捷的衛生健康數字化便民服務體系。
2.高質量建設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園區。依托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以下簡稱“北方中心”)數據資源優勢,以產業園作為產業集聚核心載體,以產業孵化基金、產業數創中心、產業發展工作委員會為支撐平臺,形成北方中心“四位一體”產業生態體系。拓展IPv6融合應用,依托北方健康云快速推動健康云商城建設,不斷豐富云產品及解決方案,逐步構建集云資源、云容災、云應用、私有云為一體的健康云業務體系,助力全省醫衛行業上云和高質量、集約化發展。
3.深入開展數字賦能衛生健康行動。推動健康數據高鐵建設,統籌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創新應用平臺等數據資源,建設完善數據底座,推動健康體檢、病案首頁、疾病譜等數據質量、數量雙提升,推進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與衛生健康事業的深度融合。以合規數據調閱、智慧健康管理、主動健康服務、智慧醫養結合、智慧養老托育等應用場景賦能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全面提速惠民、惠政、惠醫、惠研、惠企“五惠”創新應用。
4.推進數據要素配置改革試點。依托北方中心,率先完成健康醫療數據產品首筆場內交易,持續打造特色應用場景和亮點服務,推動更多數據產品和服務完成場內交易落地。結合山東省數據資產試點的整體工作部署安排,參與數據資產試點和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多渠道走通數據資源變資產路徑。
(六)加快提升就業服務數字化水平。
1.拓寬服務業數字化就業空間。圍繞服務業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新業態就業創業,按規定納入就業創業政策扶持范圍,積極培植新就業創業增長點,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2.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實施“互聯網+人力資源服務業”行動,支持行業與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融合發展,重點發展在線招聘、靈活用工、背景調查、數據分析整合等數字化服務,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
3.構建服務業“數字就業D圖”。構建“數字就業D圖”,通過數據比對和關聯分析,全方位、多維度地展現服務業各地區、各行業、各工種人力資源市場供需狀況,引導用人單位合理設置招聘計劃,引導培訓機構開發更具針對性的培訓課程,引導勞動者有序流動、理性擇業。
(七)加快提升文旅服務數字化水平。
1.提速文旅公共設施數字化。加快推進文旅平臺、A級旅游景區、星級酒店、文博場館等數字化體系建設,完善適用于政府治理、公共服務、產業運行的數字化基礎。發揮標準的引領作用,規范文旅數字化發展的各個環節,形成科學、統一、開放的文旅數字化應用框架。加強文旅數字化應用安全的保障,提升文旅管理能力、服務質量與工作效率,促進文旅產業數字化健康有序發展。2023年底前,培育一批景區、博物館、酒店、鄉村在數字化建設方面的示范點、示范應用。通過引領示范作用,2025底前,全省4A及以上旅游景區、三級及以上博物館、圖書館基本實現數字化。
2.提效文旅政府治理數字化。基于“1+N”山東智慧文旅建設體系,全面構建1個數據中心(山東智慧文旅大數據中心)、N個垂直領域服務平臺(“好客山東 云游齊魯”平臺、公共文化云服務平臺、文物山東平臺、非遺山東平臺、研學旅游平臺等)的總體框架。按照“統云、并網、聚數”的要求,協同網信、公安、大數據、交通、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文旅公共數據共享開放,打造精準治理、有效監管、多方協作的監管治理新模式和體系。針對山岳型景區、主題樂園、網吧等不同類型文旅場所,探索以數字化手段提升安全生產,打造安全有序的文旅消費環境。運用數字建模、電子圍欄、視頻監控等方式,實現重點革命文物、文化遺址、考古現場的24小時全方位監控管理。
3.提質文旅產業發展數字化。建立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加強四維實景、虛擬現實、NFT、元宇宙、區塊鏈、AR/VR/MR等相關領域關鍵技術研發,評選文化和旅游科技示范基地,著力“獨角獸”“領航型”數字文旅企業的培養。鼓勵金融機構、產業鏈核心企業、文化金融服務中心等搭建金融服務平臺,為文旅科技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到2025年,全省培育10家文化和旅游科技領軍企業,20家文化和旅游科技示范基地,50家文化和旅游數字化先進單位。
(八)加快提升養老服務數字化水平。
1.推動建設智慧養老服務體系。以互聯網思維為導向、以創新驅動為支撐、以智慧養老服務為目標,積極推動資源整合,指導各地搭建集機構養老、居家社區養老、助餐配餐服務、智慧監管、志愿服務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智慧化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智慧便捷可及的養老服務。
2.開展智慧養老院行動計劃。省級出臺智慧養老院建設方案,制定建設標準指引,指導各地綜合運用智慧養老設施設備和信息系統,推進智慧護理、智慧醫療、智慧安防、智慧關愛、智慧運營、智慧食堂等智慧養老場景落地應用。
3.引導智慧養老試點建設。建立完善省級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儲備庫,動態更新儲備庫名單。強化對下工作指導,支持更多企業、街道(鄉鎮)、園區、基地以及服務和產品納入國家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單位或目錄。
三、著力提升服務業數字化支撐能力
(一)加快建設高速信息網絡。推進千兆光網普及,加快發展第五代超高速光纖網絡,完成寬帶核心網絡向太字節(TB)演進。建設高質量、大規模獨立組網5G網絡,支撐服務業領域5G應用場景。加快5G虛擬專網建設,提升5G網絡提供大規模端到端網絡切片能力,為工業、交通、醫療、教育等行業應用提供高質量5G網絡環境。到2025年,實現5G和千兆光纖網絡在城市、鄉鎮和行政村全覆蓋。
(二)加快建設數據處理高地。加快濟南、青島國家E級超算中心能力提升,完善高性能智算中心部署。推動數據中心“提質增量”,打造存算一體數據中心體系。搭建多元異構、邊云協同的云計算中心,提升超大規模云計算能力。提升云服務層級,提高全棧服務能力。做大做強區域性、行業性數據中心,爭取國家級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大型互聯網企業區域性數據中心落地山東。
(三)加快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加強科技服務公共平臺建設,搭建“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打造“山東科技大市場”。建設健康醫療大數據多功能平臺、“智慧人社”一體化平臺、“好品山東”促消費平臺。推動實現省級文旅惠民消費券線上發放,提升省市縣三級智慧文旅平臺建設水平。
(四)加快建設服務業創新中心。開展省級服務業創新中心創建,鼓勵支持我省服務業企業運用數字化手段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實施創新中心建設,推進產業智慧化,實現傳統服務業提質增效,在全省選樹一批服務業創新中心數字化典型案例。
(五)加快提升平臺經濟。圍繞數字變革創新和產業生態創新,培育一批資源共享、數據開放、協同創新、供應鏈互通的平臺經濟重點企業,形成一批產業資源虛擬化集聚、平臺化運營、網絡化協同的平臺經濟集聚區,建立起我省創新協同、錯位互補、供需聯動的平臺經濟產業鏈,平臺融合賦能效應逐步顯現。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發揮省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調度作用,積極實施服務業數字化提速行動。加強省市協同、部門聯動,及時研究解決服務業數字化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形成工作合力。
(二)強化政策支持。發揮信貸資金支撐作用,拓展直接融資渠道,引進外來投資,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為服務業企業數字化提速提供資金保障。支持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等開設符合數字化發展新趨勢的培訓課程,加大“互聯網+”應用研究,為服務業數字化提速提供職業能力支撐。
(三)強化宣傳引導。加強服務業數字化發展相關政策措施的宣傳,提高企業參與意識。積極開展服務業數字化發展典型培育,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支持行業協會商會組織開展服務業數字化相關培訓解讀,形成服務業數字化發展的良好氛圍。
信息來源: 服務業發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