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進展、問題和未來展望

      欄目:行業動態 發布時間:2023-09-15

      摘 要:當前,我國正處于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關鍵時期,技術創新能力是推動“制造強國”建設、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有力保障。為此,技術創新能力理論和實踐受到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并成為未來研究的熱點議題。采用文獻分析法,通過關鍵詞檢索在中國知網、Web of Science等數據庫中獲得國內外相關文獻,進一步人工篩查出研究類的高質量學術論文,從企業、區域和國家3個層面對此進行回顧,梳理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的進展,分析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未來研究的方向。

      在新時代我國發展的關鍵時期,沒有任何資源比創新能力更為重要。不斷涌現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產業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條件。在過去數十年里,圍繞我國科技創新的管理實踐,學者們發揮專業所長,在總結我國科技創新經驗教訓并向世界講好我國創新故事的同時,積極推進創新管理研究的引進和本土化工作,為推動我國創新理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創新理論框架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無疑是最為核心的內容之一。只有真正理解了技術創新能力成長規律,才能更好地推動創新實踐。這一研究主題也必然成為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技術創新研究不可回避的話題。這是因為技術創新能力成長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呈現出不同的內涵特征,需要緊密結合時代特點加以謹慎闡釋。從目前已有的文獻來看,專門針對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文獻綜述較為缺乏。為此,本文擬對這一主題進行文獻述評,梳理出時下的研究脈絡并嘗試探索未來的研究方向,以期更好地聚焦于關鍵科學問題,深刻把握技術創新能力成長規律,服務于我國科技強國建設戰略。

      本研究的中文文獻主要從中國知網獲得,以“技術創新能力”“成長機理”“研究進展”作為關鍵詞進行文獻檢索,然后對獲得的文獻進行人工篩查,保留研究類的高質量學術論文。英文文獻主要從Web of Science獲得,通過關鍵詞“Innovation Capacity Growth”“Innovation Capacity Development”“Mechanisms Innovation Capacity”檢索,然后對檢索的文獻進行研讀,提取相關的學術觀點。

      整個文獻綜述的思路圍繞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的進展、面臨的問題與未來研究展望展開。研究進展是對當下研究工作的系統梳理,構成本研究綜述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客觀剖析當前研究面臨的主要問題。最后對現有研究面臨問題做進一步聚焦,并對未來有較大研究潛力的重要方面做出展望。


      01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進展

      技術創新能力成長是指在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有關創新要素的生成、連接、重組進而整合成創新單元或創新系統整體的創新能力,并保持創新能力穩步提升的路徑或實現機理。

      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技術創新能力的系統構成是什么?技術創新要素的連接方式如何?技術創新投入要素向創新產出要素轉化的機理是什么?技術創新環境因素(社會經濟發展、社會文化、宏觀政策、制度安排等)如何影響創新投入要素向創新產出要素的轉化?同層次的不同創新單元之間的能力互補機制如何?不同層次的創新單元的創新能力存在何種促進、集成效應?同層次的不同創新單元創新能力成長路徑是否有學習、借鑒、模仿機制?

      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是技術創新能力研究從靜態分析向動態分析、從資源的存在屬性和關系屬性分析向活動的運行屬性和關系屬性分析的轉變。從研究的目標導向看,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需要提煉樣本群體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一般機理或典型路徑,其成果應具有一定的普適性和理論抽象度。從研究方法的角度看,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不能僅僅停留在創新要素靜態關系的線性分析層面,而是要揭示要素間的動態關系和非線性作用機制。這樣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就需要從條件假設、建模原理以及仿真技術選擇等方面,建立一整套學術規范,從而使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成為技術創新能力研究的重要分支領域。

      當前,學術界有關技術創新能力的測度研究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概念模型、測度方案和應用領域,而有關技術創新能力成長(形成)機理的研究,尚未在對象邊界、概念框架、建模原理、仿真技術、案例分析規范,尤其是解釋基礎等方面,建立特有的研究范式。相關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①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②企業技術追趕路徑研究;③企業動態能力研究;④企業技術搜索(策略演化)研究;⑤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⑥國家技術創新能力形成機理研究。這些研究主要依據的理論基礎有知識搜索理論、創新生態系統理論、動態能力理論、演化經濟學、價值鏈理論等。這些理論都可作為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的理論鋪墊或解釋基礎,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學術界尚未打通上述各理論之間的邏輯通道,從而形成邏輯連貫的綜合性解釋框架。

      1.1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是區域、產業乃至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微觀基礎,因此,備受學術界和管理層的重視。尤其在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創新生態系統成為創新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的背景下,社會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成果的需求與日俱增。

      目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的主要任務是,分析和闡釋生態系統條件下企業通過戰略安排和組織變革,有效吸納整合內外部創新資源,從而不斷提升企業的技術位和價值位,形成持續市場競爭力的過程(機理)。主要議題包括:在生態系統條件下,企業的資源組合、網絡關系和市場價值之間的動態關系及其演化路徑分析;不同市場和技術地位的企業技術搜索策略選擇及演化,以及搜索策略與技術創新能力成長間的關系;企業網絡動態與企業資源富集、技術升級和價值治理功能間的關系;創新生態系統中互補者、競爭者行為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機制;不同市場地位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路徑(模式)分析;創新生態(體系)治理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作用機制;后發企業技術升級和價值治理。

      1.2 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

      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是區域競爭力形成的基礎,也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區域發展政策關注的焦點,因此,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是技術創新能力研究持續活躍且成果較為豐富的研究領域。

      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的主要任務是,分析全球創新生態和國家創新體系運行條件下,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機制與提升路徑。主要議題包括:區域資源條件,如創新資源、產業基礎、社會文化、體制機制等對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作用機制;區域創新治理對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影響研究;區域間知識溢出、技術交易對焦點區域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路徑的比較分析;區域產業升級與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動態關系研究;區域創新資源的空間布局與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關系研究;跨區域合作網絡、產業聯盟對焦點區域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國家創新體系運行對焦點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作用機理;全球創新鏈、價值鏈重構對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影響研究等。

      1.3 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

      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的主要任務是,解析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基本路徑和驅動因素,闡明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的實現路徑。主要議題包括:①通過國家創新體系運行的案例分析,識別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內外部影響(驅動)因素及其功能屬性;②以案例研究為實踐基礎,綜合運用經濟學、社會學以及復雜性科學理論,建立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驅動因素作用關系模型,其中包括內部因素作用模型、外部因素作用模型以及內外部因素復合作用模型;③基于理論模型,利用長時段歷史數據,對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路徑進行建模仿真實驗;④基于仿真實驗結果,分析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路徑(模式),即以創新領先國家為主要樣本,根據經驗事實,從歷史發展角度提煉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主要路徑或模式;⑤分析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典型路徑或模式的歷史生成條件,闡明其對后發國家的啟示和借鑒意義;⑥分析我國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歷史背景、國際環境、基本優勢、短板因素等;⑦基于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路徑比較分析的主要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格局預測等。


      02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面臨的主要問題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面臨的主要問題是:①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判斷標準是什么?是資源標準,價值標準,還是網絡關系標準或其組合?②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是否存在一般模式或標準路徑?如果沒有,那么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的意義在哪里?③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與創新生態系統演化的關系是什么?如果焦點企業嵌入到不止一個創新生態系統,那么不同創新生態系統對焦點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復合作用機制及其分析范式是什么?

      就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要解決的理論問題而言,主要涉及:①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概念的界定是什么?②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價值導向是什么?是創新資源的富集,還是創新網絡關系的重構,或者是創新市場價值的實現(如新產品開發、銷售額和利潤的增長或份額增加,以及三者的總和)?③企業現實利益(如財務指標)實現與長期發展潛力積累(如高端研發團隊建設、核心專利取得、突破性創新組織與儲備、合作網絡建設等)的關系是什么?④創新資源能力、創新網絡關系能力與企業市場表現之間的關聯關系及時序關系怎樣?⑤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與生態系統中的互補者,乃至創新生態系統整體的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關系是什么?⑥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是否包含時效因素?不同企業達到相同的創新水平是否存在不同的成長時效?如果存在,怎樣在操作層面上把時效性納入建模和仿真過程?⑦處于不同市場地位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機理是否有共同的本質特征?如果有,這種本質特征是什么?如果沒有,異質性又存在何種特征?

      2.2 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面臨的主要問題

      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面臨的主要問題是:①區域創新體系處于企業創新生態系統和國家創新體系中間的層面。由于企業創新生態系統越來越具有跨區域內涵,加之國家戰略層面大力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區域間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實現了資源流動與共享,建立了越來越多的跨區域創新網絡和企業聯盟,從而使區域技術創新能力研究的資源邊界、組織邊界乃至政策(治理)邊界越來越模糊,這使得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在能力變量選擇、驅動因素識別、仿真模型建構等方面面臨諸多技術難題。②基于行政區劃的區域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具有較好的統計數據支撐,其政策效應研究的邊界也可被清晰劃定。近年來,具有創新聯系和經濟區塊內涵的大經濟區域的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的重要性日趨明顯,但是大經濟區域的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在空間范圍和政策邊界劃定、基礎數據獲取等方面仍面臨諸多困難。

      2.3 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面臨的主要問題

      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面臨的主要問題是:①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的基本范式是什么?其中涉及概念模型建立、假設條件界定、建模原理、系統仿真分析的技術與方法、仿真計算結果解釋的理論依據等。②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基本研究方法之間的邏輯通道在哪里?其中涉及探索性案例研究與仿真建模的關系、計算機系統仿真實驗與計量研究的對話機制、大數據方法與傳統方法的有機結合等。③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對數據的系統性、連續性、及時性等都有較高的要求,如何在現有數據庫建設的基礎上開發出新的數據資源,對國家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的持續開展至關重要。


      03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的未來展望

      3.1 技術創新能力的概念模型與理論基礎研究

      技術創新能力研究要想作為技術創新研究領域一個獨立的學科且實現健康發展,必須建立自身特有的概念框架和理論體系,以便為應用研究提供理論支撐。技術創新能力的概念模型與理論基礎建設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1 技術創新能力的內涵及測度。其中涉及技術創新能力與資源的關系,技術創新能力與組織運行的關系,技術創新能力的網絡內涵,技術創新能力的網絡機制,技術創新能力的生態特征,技術創新能力的空間分布規律,技術創新能力的產業實現機制,技術創新能力的價值形態,技術創新能力的測度指標體系及其數學形式,技術創新能力測度結果的分析運用規范,技術創新能力的靜態屬性與動態屬性的關系,技術創新能力與市場價值的關系,技術創新能力對企業、區域乃至國家發展的意義與價值。

      3.1.2 技術創新能力的構成要素及其作用關系。其中包括技術創新能力的構成要素及其異質性分析,技術創新能力構成的基本模型,技術創新能力構成的價值鏈分析,技術創新能力系統的結構功能分析,技術創新過程的投入產出分析,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環境因素及其作用機理分析。

      3.1.3 技術創新能力載體的組織形態以及跨組織能力的識別與測算。其中涉及創新生態系統中企業互補者行為對焦點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國家創新體系中相關區域間技術創新能力的相互影響,全球化條件下國家技術創新能力的溢出、互補以及整體收斂機制,中國企業、區域和國家技術創新能力的短板(是要素問題、組合問題、網絡問題,還是體制問題、政策問題?)。

      3.2 技術創新能力漸進與突破的形式與相互關系研究

      從科學技術發展的實際歷程看,技術創新是一個常規性積累和革命性突破相互促進、協同推進的過程。因此,對技術創新運行機制的研究需要系統闡明二者的實現路徑及其相互關系。從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現狀,尤其是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術創新需求的角度看,我國既需要在現有技術范式框架下,通過漸進性創新,夯實技術基礎,也需要通過突破性創新開拓新的技術軌道,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進而培育中國特有的優勢技術領域和產業部門。然而,就目前有關技術創新能力測度的研究范式看,多數方案采取的是漸進性的能力指標,通過指標的數量加和測度綜合能力。有些方案雖然考慮了成果質量因素,但還是難以深刻反映突破性創新在技術創新能力體系中的真正作用。

      3.3 技術創新能力成長(演化)機理的動態研究

      技術創新能力成長(演化)機理的動態研究議題包含:技術創新能力(體系)演化的主要路徑與中國情境的關系;技術創新能力體系成長路徑演化與診斷;技術創新能力體系成長的驅動機制和約束變量;技術創新能力體系成長的階段性特征;技術創新能力體系運行(成長)的價值導向;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微觀機制和底層邏輯;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空間機制和產業效應;技術創新能力體系成長的變量提取與系統表達;影響技術創新能力體系有序成長演化的主要變量提取;技術創新能力體系成長演化分析的基本工具;技術創新能力體系成長路徑的跨層次機制;技術創新能力體系成長是否可歸結為資源性指標的持續積累或線性增長,還是也應包含技術創新能力體系本身的有序性、協同性、穩定性等?國家技術創新能力體系成長除了包含技術屬性、價值屬性外,是否還包含體制機制屬性?體制機制屬性與價值屬性之間的關系如何?突破性創新在技術創新能力體系中的功能等。

      3.4 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環境驅動機制研究

      企業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組織載體。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實施對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從目前學術界關于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測度和成長機理的研究實踐看,其主要考察的是企業作為技術創新基本組織單元,自身的創新要素狀況或創新能力要素組合狀況。問題的關鍵在于,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生成以及技術創新能力的市場實現都面臨系統內的協同以及系統與環境的協同問題。國家的工業技術體系是一個包含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有機整體,而企業很難具有涵蓋3個環節的研究開發能力。多數企業只是在應用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細分環節上具有優勢,而這種優勢的保持、強化以及市場實現,還必須有其他方面或環節的企業的支撐和協同。因此,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測度和成長機理的研究,需要在國家創新體系運行以及行業技術體系演進的大背景下進行。

      2018年以來,華為、中興、海康威視等一大批中國企業紛紛遇到了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這些問題的表象是個別企業的核心技術能力薄弱,其本質是整個行業或工業體系的技術基礎薄弱和支撐能力不強。因此,在研究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弱和分析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成長路徑時,必須將企業所在行業的技術基礎因素考慮在內。尤其是在進行有關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政策設計時,更要將行業整體的技術創新基礎設施、不同層次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支持政策的差異性、不同行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的聯動性等因素,在國家層面上進行統籌和系統部署。

      從發達國家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的實際歷程看,多數國家經過長期探索,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對成熟且符合本國國情的促進技術創新的制度。與發達國家不同的是,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期,關于促進技術創新的制度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加之支撐我國產業發展的基礎工業技術體系未十分成熟,從而決定了我國的技術創新還處于累積性、漸進式創新主導的發展階段,革命性、突破式創新還處于培育和準備階段,我國還沒有進入累積性創新和革命性創新良性互動的高級發展階段。因此,應該緊密結合我國技術創新的制度轉型情境和階段特征,研究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實現路徑。


      04結語

      隨著烏卡時代的到來,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將成為技術創新能力研究的主流。因此,應立足于新的市場環境和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高度,全面推進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首先,應在創新生態系統的理論框架下,整合企業、區域和國家3個層面的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研究,開展跨層次的綜合性研究。其次,應該借鑒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相關理論,開展技術創新能力成長的基礎理論研究,夯實技術創新能力研究的理論基礎。最后,應加強案例研究方法、計量研究方法與建模仿真研究方法的集成,以便更好地發揮管理學研究方法的整體優勢,形成更具應用價值的創新性成果。


      作者簡介:劉連峰,管理學博士,大連理工大學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區域科技創新與管理、質量與保密管理理論研究;劉鳳朝,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科技管理、科技評價與科技政策;王元地,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創新與知識產權。本文刊發于《創新科技》雜志2023年第5期。文章觀點不代表主辦機構立場。

      來源:三思派


      97人妻免费视频播放_日韩少妇人妻系列无码专区_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_精品Aⅴ一区二区动漫

          婷婷丁香五月天永久在线 | 五月天婷婷男女视频0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网站 | 天天看国产在线手机观看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免费亚洲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