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步 成立ISO推行小組
確定ISO小組人員及各成員的職能分工,確定“管理者代表”和“ISO推行小組組長”。管理者代表一般由管理體系的實際運作者擔任,職位在組織架構圖中僅排在總經理之下,管代可兼職。
第2步 組織培訓
對ISO小組的成員進行培訓,由管代或ISO推行小組組長對成員進行培訓。通過培訓宣傳,讓全公司上下都感受到推行ISO現在已經開始,形成一種氛圍。同時讓成員清楚ISO推行過程中所做哪些工作,每個人的工作內容,怎么配合總體進度,遇到問題通過什么途徑解決等等。
第3步 體系文件結構策劃
策劃內容包括:一是確定整個體系文件的編寫計劃及進度,二是確定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內容(要編哪些程序,哪些規范,有什么表單等)。一般情況下,已經成立有一段時間的公司,各類表單及流程都已經完善,收集整理即可。但如果剛成立的公司則需全部整套文件進行編寫。
第4步 確定文件編寫格式
體系文件有幾個方面需確定:1. 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封面;2. 質量手冊、程序文件、規范(三階)的內頁格式<包括表頭樣式、文件層次(目的、適用范圍、定義、職責、程序、質量記錄、相關文件、附錄)、字體格式(包括字體大小、字體類型、行距、首行縮進等);3. 程序文件修訂頁格式;4. 好的方式是編寫一份《體系文件編寫導則》,規定好相關內容。
第5步 確立各過程的流程
收集前面所確定的程序文件和規范文件中涉及到的“流程圖”:并開會討論各流程。因為,有些流程是與幾個部門都相關的,如果不討論清楚,后面就有可能出現各部門間相互矛盾,相互之間銜接不上。各流程由相關部門根據實際運作情況繪制。
第6步 開始編寫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編寫可以統一由比較專業的人員編寫或由ISO小組提供模板,各相關部門負責各自部門的程序文件編寫。選擇后者的好處是各部門自己做出來的文件,后續在運作過程中好執行,切合實際。各部門一起參與編寫,速度當然也可以快些。
第7步 編寫質量手冊
質量手冊的編寫時機在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做法。一般的做法是先編程序文件,等差不多時再編寫質量手冊。因為程序文件沒定下來,手冊中有很多內容是不好確定的。
第8步 編寫三級文件
三級文件包括規范文件、標準、操作指引、規程等。
第9步 編寫四級文件(表單)
對于與其它部門有關聯的表單相互討論后再定稿。
第10步 體系文件審查、發布
注意事項:檢查各文件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檢查各文件的內容是否符合標準要求;檢查各文件之間的是否沖突、關聯內容是否銜接得上;對應的表單及相關支撐性文件是否合理;質量手冊作為審查的重點。文件發布時按照《文件管理程序》進行管理。
第11步 體系文件培訓
此次培訓主要針對體系文件的內容進行。讓各部門清楚了解質量管理體系對各活動的規范情況,各種流程具體怎么運作的,特別是通用的程序,如:《記錄管理程序》等。
第12步 管理體系試運行
運行過程中各部門出現的問題要記錄、匯總并定期討論,決定是否修改文件或優化流程等。注意:體系試運作過程中出現的修改情況可能比較普遍。所以,在外審時可能會出現有很多種不同格式的質量記錄等,這是允許的,因為只是試運行嘛!
第13步 內審員培訓
一般要求內審人員必須有內審員證,否則整個體系在外審時會認為“不符合”??梢哉報w系專家來廠內訓或外訓。
第14步 首次內審
內審按照《內部審核程序》,具體步驟如下:
1、編寫年度內審計劃;
2、編寫當次內審計劃;
3、提前一周分發當次內審計劃到各相關部門;
4、編寫內審檢查表;
5、實施內審(首次會議、現場審核、末次會議);
6、填寫內審不符合報告及內審分布表;
7、內審結案報告。
第15步 首次管理評審
管理評審主要包括以下活動:年度管理評審計劃(跟年度內審計劃差不多,只是周期為一年一次,間隔不能大于12個月)、當次管理評審計劃、管理評審會議通知(提前一周送達相關部門,以便于其準備相關資料)、管理評審輸入報告、各部門運作情況報告、各部門相關質量目標(包括分目標)達成情況統計、管理評審輸出報告。
第16步 內審復審
復審:對內審、管理評審的審核。
第17步 認證申請
運行記錄有三個月即可提出認證申請。
第18步 接受外審(包括文件審核和現場審核)
文審是在現場審核之前,提交管理體系文件給認證機構審核?,F場審核前,認證機構會把相關的審核計劃發到企業,企業做好外審準備,包括接待等。
第19步 糾正外審中的不符合項
糾正應包括:原因分析、糾正預防措施等。如果沒有嚴重不符合項,一般情況糾正時間是3天完成。
第20步 頒發證書
在認證后7天即可獲得認證機構頒發的認證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