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今年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超過8萬家,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巨大

      欄目:行業動態 發布時間:2023-03-03

      2023年3月1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介紹“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記者提問:一直以來,各方都很關注中小企業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專精特新企業受到市場的追捧,請問這些企業目前的發展怎么樣?下一步還有哪些創新舉措來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

      金壯龍: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中小企業大部分還是民營企業,所以它對改善民生、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力量。業界有一個數字來說明還是比較形象的,我們國家中小企業貢獻了50%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足以凸顯搞好中小企業工作的重要性。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論述,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各地方出臺了一系列紓困幫扶措施。

      去年受疫情影響,很多中小企業碰到了困難,國家也想了不少辦法。據統計,2022年,我們國家為小微市場主體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過了1.7萬億元,開展了一系列中小企業服務活動,新培育了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274家,這些平臺都是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開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幫助中小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實現平穩健康發展。2022年,我們國家平均每天新設企業2.38萬戶,中小微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5200萬戶,規模以上工業中小企業經營收入超過了80萬億元。特別可喜的是,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脫穎而出,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亮點。去年,召開了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專門給大會發了賀信。全國已經培育了7萬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997家。我們可以看一下資本市場,去年全年新上市的企業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占了59%,累計已經有1300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業總數的27%。這些企業在工業基礎領域深耕細作,充分體現出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型的發展特點。同志們都在說專精特新企業,但具體什么含義,就是四句話: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型。

      下一步,我們將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管理和服務并重,堅持幫扶和發展并舉,強化政策惠企、服務助企、環境活企、創新強企,全力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我們重點在五個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方面,優化發展環境。優化發展環境簡單來說就是一部法、一個條例、一個意見、一個規劃,法就是全面貫徹《中小企業促進法》,條例就是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保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意見就是深入貫徹《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一個規劃就是落實“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促進各項惠企政策落地見效,為廣大中小企業紓困解難。

      第二方面,加大培育力度。發展還是硬道理,我們將深入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程,力爭今年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超過8萬家。加強政策引導和資源統籌,計劃培育100個左右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揮大企業引領帶動作用,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今年我們將繼續舉辦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歡迎記者朋友們參加,為中小企業交流合作搭建平臺。

      第三方面,健全服務體系。服務很重要,政府還要更多為中小企業服務。這里有幾個方面:一是今年準備出臺進一步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意見,二是進一步健全國家、省、市、縣四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三是繼續開展全國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發揮好中小企業公共服務機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作用,讓更多優質服務直達中小企業。

      第四方面,推動產融合作。現在金融機構都很重視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我們將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力度。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加快上市。發揮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本加大投入。

      我們還將進一步健全中小企業海外服務體系,辦好中小企業博覽會,搭建國際合作平臺,幫助中小企業用好全球資源,實現合作共贏。

      記者提問: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不斷拓展,各地都涌現出一批智能工廠、無人車間,智能制造場景越來越多。請問,工信部接下來將采取哪些措施加速制造業智能化發展?

      辛國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智能制造應用規模和發展水平大幅躍升,制造業智能化發展的成效明顯,有力支撐了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國已建成2100多個高水平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其中有209個是示范標桿工廠,我們對這209個企業做過智能化改造前后的成效分析,發現改造以后,這些工廠的產品研發周期縮短了20.7%,生產效率提升了34.8%,產品的不良品率降低了27.4%,碳排放減少了21.2%。我們也初步作了一個梳理和歸納,裝備制造等離散型工業的產品迭代速度和交付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鋼鐵冶煉、石油化工等流程型工業的本質安全和綠色發展水平顯著增強。所以,智能化改造對企業來講非常有意義。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融合發展,已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鮮明特色,正在驅動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發生深刻變化,發展智能制造已成為各主要工業國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共同選擇。我們將堅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動搖,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以智能化重塑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這也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今年,我們將著重推動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開展多層次的應用推廣。要面向重點行業,打造一批世界級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面向中小企業,大規模推行工藝優化、精益管理和流程再造等針對性解決方案。面向重點省市,建設一批智能制造先行區,探索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發展路徑和模式。

      二是加快融合型技術創新突破。我們將加大復雜設計、先進工藝等制造技術攻關,把各方面力量組織動員起來,把企業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實現基礎性、戰略性突破。同時,聚焦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研發推廣一批適用性技術,取得一批原創性、前瞻性成果。聚力推動工業知識軟件化,研發一批基礎工業軟件和核心工藝包。

      三是強化基礎性支撐能力。我們將研究制定促進裝備數字化發展的政策措施,以智能裝備創新,支撐數字中國建設。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加快5G、工業互聯網等規模化部署和應用,在這方面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剛才金部長和田總都作了詳細的闡述,在這兒我就不展開介紹了。后續,我們還將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深化基礎標準應用,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相互借鑒,共同提高,推進各領域智能化發展水平提升。

      記者提問: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作出了重大部署。請問,工信部將采取哪些措施促進數實融合發展?

      金壯龍:數字經濟大家都非常關心,而且數字經濟這個概念很廣,范圍也很大。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正深刻改變經濟形態、制造方式和企業組織模式。我認為,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我國工業經濟規模大、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球第二,融合發展前景廣闊。我們將錨定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戰略目標,以數字技術創新突破和應用拓展為主攻方向,加大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發展。概括來說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網絡平臺,一個是數字產業,一個是融合發展。

      第一個方面,扎實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千兆接入能力覆蓋所有地級市,今年我們將深入實施千兆城市建設行動。前不久,我們召開了千兆城市高峰論壇,引導各地、各企業加快建設投資力度,加快5G、千兆光網的深度覆蓋。研究制定算力基礎設施發展行動計劃,加強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

      第二個方面,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2022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了營業收入15.4萬億元,軟件業務收入達到了10.8萬億元,為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和技術基礎。我們將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發展,引導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超高清顯示等產業水平。推動集成電路和工業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特色軟件學院,創建一批中國軟件名園。

      第三個方面,大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研究制定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路線圖,培育一批數字化轉型標桿。推進5G揚帆行動計劃,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推動工業互聯網向工業園區推廣應用,打造一批5G全連接工廠。實施智能制造合作伙伴計劃和標準領航行動,建設一批全球領先的智能工廠、智慧供應鏈,發展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新業態。

      97人妻免费视频播放_日韩少妇人妻系列无码专区_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_精品Aⅴ一区二区动漫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 亚洲AⅤ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蕉 | 思思热在线精品视频67 | 综合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 思思热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