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上午,山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濟南開幕,省長周乃翔代表省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過去五年來山東取得的發展成就,擘畫了今后五年發展藍圖,部署了2023年的重點工作。
報告中,科技創新被多次提及,“扎實落實科教強魯人才興魯戰略”更是被納入2023年山東省重點工作。下面,山東科技就一一為你梳理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科技元素”。
過去五年和2022年工作回顧
五年來,創新發展活力顯著迸發。高新技術企業翻了兩番多。獲批國家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6家。獲評國家科技獎項穩居全國前列。開通5G基站16萬個,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4家,全國首張5600公里確定性網絡主要性能指標國際領先。
報告指出,2022年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呈現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
突出重大平臺建設,科技支撐明顯增強。落實“十大創新”行動計劃。國家級人才達到1830人。嶗山實驗室獲批建設。實施重大關鍵技術攻關項目140項。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5萬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000余家,新培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41個。
今后五年的目標任務
到2027年,綜合實力大幅躍升,高質量發展主要指標走在前列,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1萬元;新舊動能轉換塑成優勢,“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達到40%以上;科技自立自強能力顯著增強,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實現翻番。
聚力動能轉換創新驅動,推動綜合發展實力實現新躍升。加快建設科教強省人才強省。促進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構建“2+N”人才集聚雁陣格局,創建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塑成動能轉換優勢。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強力突破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推進數字強省、智慧山東建設。
2023年重點工作
扎實落實科教強魯人才興魯戰略。著力統籌教育、科才工作,在強化創新引領上加力提效。
構筑高能級創新平臺
加快構建“1313”四級實驗室體系,全力做好嶗山實驗室服務保障工作。支持產業技術研究院、高等技術研究院、能源研究院高質量發展,加快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建設。爭創1-2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攻堅關鍵核心技術
推進10家省級基礎科學研究中心建設。“揭榜掛帥”實施100項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70%以上由企業牽頭。推進一批科技示范工程。實施3000項企業技術創新項目。
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8萬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3.6萬家。實施高質量市場主體培育行動,新增單項冠軍200家、專精特新企業1000家。
加強創新人才隊伍
建設打造濟青人才集聚平臺。深入推進泰山、齊魯人才工程。實施一流學科建設“811”項目。深化百萬工匠培育行動。完善科技人才分類評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