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基層是一切工作的最前沿,需要大量的人才來支撐。要創新基層人才工作,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引導人才在基層匯聚,激勵人才在基層建功立業。
大開引才之門。“良禽擇木而棲”,基層要有足夠的優勢和特色,才能吸引人才走進基層,留在基層。要用政策引才,健全人才機制,結合本地實際“筑巢引鳳”,在各個環節出臺符合人才需要的配套政策,用誠意滿滿的政策吸引人才;要用環境引才,既要有基層配套設施完善的“硬”環境,也要有惜才愛才的“軟”環境;要用事業引才,為人才提供前景崗位和豐厚待遇,讓有才者有位,充分發揮出事業對人才的吸引力。
多措并舉育才。“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基層要重視人才培育,提升人才儲備。成立人才培育領導小組,挖掘各行各業優秀人才,充實人才儲備庫。要以培促學,抓好鄉土人才、產業人才、技能人才等人才隊伍建設,突出分類培育,就地孵化和帶動一批本土人才,為基層治理“造血蓄能”。要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培養合作,“訂單式”為基層培養緊缺的實用型人才。
提升溫度留才。人才爭奪越是激烈,越要做好人才引進的后半篇文章,讓人才成為“常客”而非“過客”。打造人才服務“一站式”平臺,突出服務保障,用情用心解決好人才在住房保障、生活補貼、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后顧之憂。深化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制度,突出關心關愛,利用工作調研、走訪慰問、座談交流等形式,經常性掌握人才思想、工作和生活情況,及時為其紓難解困。加大人才宣傳力度,突出尊才愛才,積極做好人才典型選樹和人才政策解讀,營造尊重人才、優待人才、重用人才的社會氛圍。
巧搭舞臺用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是為了讓人才成為裝點門面的“金絲雀”,而是要其做馳騁基層的“千里馬”。要搭平臺,為人才提供施展本領的平臺和相互競技的擂臺,揚其長處、避其短板,更好地讓人才在基層干事創業,做到才盡其用。要壓擔子,將人才置于經濟發展的主戰場、鄉村振興的第一線和基層治理的最前沿,委以重任;要重激勵,暢通人才晉升渠道,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動力,真正讓“人才池”成為一汪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