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幾則新聞引發關注。其一,南京大學人才評價不把論文當作唯一標準,該?,F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聶越峰入職3年無重要成果,但由于有不錯的科研設想和研究潛力,最終還是通過了學校的人才考核。其二,根據《自然》雜志發布的評估報告,中國在2019年首次成為“化學第一大國”,高質量化學論文產出超過日本、韓國、印度之和。而且,在《自然》雜志新聞評論部評選出的2019年十大杰出論文中,中國成果占據兩席。
單獨看,每一則新聞都令人振奮;放在一起,振奮之余更有深思。前者代表的是我國科技評價制度改革的方向,是為“因”;后者體現了相關領域科研的進步,可為“果”。在推動科研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既有量的飛躍,也有質的提升,這恰恰是科技人才評價用好“廣角鏡”激發出的活力。
科學研究有其客觀規律,有賴于系統的學科知識作支撐,需要通過大量實驗獲取數據并加以驗證。因而,少不了一次次的失敗與挫折,甚至是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積累??萍既瞬排嘤砷L同樣有其規律,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為科技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
正是基于對這些規律的深刻認識與把握,近年來,我國改革和完善科技評價制度的硬招、實招頻出,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做法就是其中之一?!蛾P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一系列改革也已經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科技研發的短視化、功利化傾向得以糾正,以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科技人才的風氣正在形成。
但也不能否認,改革有成效,落地亦有阻礙。在“方便管理”的價值導向慣性驅使下,一些地方和單位在實際評價時往往還是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單一標準,導致一些從事應用研究、工程設計、成果轉化、標準開發的應用型人才很難在評價體系中“對號入座”,創新積極性受到影響。
既然如此,接下來就要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促使已經出臺的相關改革舉措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也要在繼續深化改革上下功夫,更好地運用“廣角鏡”,結合實際,多元評價,多角度考察,牽引人才的全面健康發展。
凡屬評價,皆須標準。長遠來看,應該花更多精力建立更有說服力的業內評議制度,發揮市場、社會等多元主體的作用。具體來說,對擅長從事基礎性研究的人的評價,可以引入同行評價機制;有些人長期奮戰在一線,以穩扎穩打的應用型研究為主,對這樣的人才就應以用戶和市場評價為主;對從事社會服務和技術轉移的人群,則可引入第三方評價??傊褪且m應人才分布的廣泛性和崗位的專業性,堅持共通性與特殊性、水平業績與發展潛力、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創新艱難卻勢在必行。改革科技人才評價機制不易,但卻重要且緊迫。因為,當“廣角鏡”發現更多人才、善用更多人才之后,勢在必行的創新這件事才能在“人才”的引領下愈難愈進、愈險愈進、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