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38l8y"></rt>
  • <progress id="38l8y"><acronym id="38l8y"></acronym></progress>

    創新中國: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

    欄目:行業動態 發布時間:2019-10-11

      縱觀人類發展歷史,科技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國科技界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國科技事業密集發力、加速跨越,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重大變化,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一些前沿方向開始進入并行、領跑階段,科技實力實現了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正在從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邁向世界科技強國。具體而言,有八大特征表明中國成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大國:

      一是我國綜合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美國康奈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的創新指數排名躍升至第14位,是前15名里唯一的發展中國家。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9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在主要新興經濟體金磚國家中,中國競爭力最突出,在全球競爭力指數中排名第28位。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的《2019年世界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從2012年的23位躍居2019年的第14位。中國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2年的52.2%提升至2018年的58.5%。

      二是我國科學研究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基礎研究實現多點突破,涌現出鐵基高溫超導、量子反?;魻栃?、中微子振蕩等一批世界級重大成果。一批中國科學家在國際科學界成為領軍人物。全球教育集團2019年2月發布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橫跨5大學科群和48個學科,評估了全球78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所高校,結果顯示,在擁有世界100強學科的國家中,中國排名第3,僅次于美國和英國。2017年,中國論文占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論文比例為6.5%,位居世界第4。截至2018年9月,中國高被引論文占世界總量的17%,世界排名保持在第3位。2019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顯示,美國、中國和德國位居國家排行前三位,中國科學院、哈佛大學和德國馬普學會則是機構排名前三位。2018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世界首位。

      三是我國科研人力資源日益豐富。我國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學科體系和最大規模的人才體系,全社會研發人員總量達419萬人年,居世界第一。從人力資本發展情況看,中國在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度全球人力資本指數》評價的130個國家中排名第34位。美國科學基金會《2018科學與工程指標》指出,全球獲得科學與工程技術(S&E)學士學位的人數總計超過750萬,其中近一半的學位是在中國和印度兩個亞洲國家被授予的,中國科學與工程技術博士學位授予數量已躍居全球第2位。

      四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技術供給能力不斷增強。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導航、超級計算等戰略領域實現跨越發展。超級雜交稻、高速鐵路、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照明等重點產業的技術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人工智能、5G、物聯網、量子通信等新興技術領域占據發展先機。超級計算機連續10次蟬聯世界之冠;2019年6月全球超級計算機評估組織公布的榜單顯示,中國部署的TOP500超算數量繼續位列世界第1位。采用國產芯片的“神威·太湖之光”獲得高性能計算應用最高獎“戈登·貝爾”獎。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天宮”“神舟”“嫦娥”“長征”系列等重要成果。北斗進入全球組網時代,載人深潛、深地探測、國產航母、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核電、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納米催化、金屬納米結構材料等正在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國際計量局與我國簽訂推進北斗鏈路成為國際標準時間正式鏈路協議,標志著遠程時間頻率傳遞能力得到國際權威機構認可。

      五是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2018年,我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8.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3萬家。華為在5G移動通信領域世界領先,中車集團成為全球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的領軍企業,阿里、騰訊等互聯網領軍企業的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恒瑞醫藥、信達生物等企業開始與跨國公司聯合研發原創新藥,寒武紀等獨角獸企業成長為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新銳力量。2019年2月,CB Insights發布2019全球Top100 AI創業公司年度榜單,其中的11家獨角獸公司中5家為中國公司。2019年6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2019年全球50家最聰明公司”榜單,只有12家外企上榜,其余均為中國企業。

      六是科技創新引領經濟增長新動能不斷壯大。2018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77萬億元,而1987年只有7億元;高技術產品出口額達到7469億美元,占全部商品出口總額的33%。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智能經濟快速成長。全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8萬家,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領軍企業。21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169個國家高新區成為區域創新發展的“領頭雁”。

      七是民生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支撐能力大幅提高。種業科技創新、現代農業裝備等一批科技成果有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全國有80多萬科技特派員深入農村一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科技支撐健康中國、平安中國、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一批治療癌癥、阿爾茨海默癥等重大疾病的原研藥物相繼問世。智慧司法、智慧城市建設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八是科技體制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特色科技管理體制的最大優勢。不斷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條件,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優化創新環境,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進創新的強大合力。全社會研發投入快速增長,2018年達到19677.9億元,占GDP比重達到2.19%,位居世界第二??萍紕撔碌捏w系能力日益增強,大學、科研院所和企業研發機構等創新主體體系化布局,國家重點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等各類重大創新基地協同布局,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創新活動全鏈條布局。國際科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圍繞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創造性和創新主體活力,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比例提高到不低于50%,為科技人員“松綁減負”,學風作風、科研誠信、科研倫理建設得到進一步重視。

      綜上所述,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科技創新必須擔當起歷史重任,以改革驅動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堅持戰略導向和問題導向,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邁向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新征程。比如,系統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面加強基礎研究,做好科技重大專項梯次接續和科技創新重大項目的統籌部署,抓緊布局國家實驗室和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加快培育集聚高端科技人才,加強創新能力對外開放合作,狠抓改革任務落實落地,切實推動科技界學風作風轉變,持續提升科技治理績效。

      (作者:張明喜,系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投資研究所所長;郭滕達,系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投資研究所博士)



    97人妻免费视频播放_日韩少妇人妻系列无码专区_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_精品Aⅴ一区二区动漫
  • <rt id="38l8y"></rt>
  • <progress id="38l8y"><acronym id="38l8y"></acronym></progress>